上一页
地瓜面鱼的做法

导读红薯《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当代《中华本草》说其“味甘,性平.归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主治脾虚水肿疮疡肿毒肠燥便秘.”

【原料】普通小麦粉700克地瓜泥300克温水430克酵母4克盐7克花生油适量

注:面团所用温水280克揣面所用温水150克

面团用盐3克揣面用盐4克


【做法】

1 地瓜蒸熟备用.

2 将蒸熟的地瓜去皮,用勺子压成泥.

3 温水280克加入酵母,将酵母化开,盆内加入面粉,再加入盐3克地瓜泥和酵母水.

4 将地瓜泥和面粉搅拌至均匀,揉成面团.

5 将面盆盖上保鲜膜.

6 置于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7 将发酵好的面团排出空气,加入一半的揣面水.

8 用手将面团和温水抓匀.

9 抓匀后再加入剩下的揣面水.

10再次将面团抓匀.

11开始揣面,双手拳头快速交替揣面,速度快至拳头能将面团带起为准.

12将面团揣至非常细腻,有弹性即可,时间约15分钟.

13揣好的面团盖上保鲜膜.

14置于温暖处发酵至3倍大.

15取一长盘,盘子上加入一勺温水抹匀,双手上沾满温水,发好的面团不用揉,直接取一小块面团放在盘子上,按成稍长一点的面饼.

16锅中加足量的花生油,烧至九成热,双手握住面饼两段提起,轻轻的抻一下拉长,放入油锅中,待一面炸成金黄色,再翻面炸成金黄色捞出即可.

小贴士

1不同于单一的面粉面鱼,地瓜泥的用量多少,可直接导致的成败,地瓜泥过多可使面团不筋道,炸出来不成型.如喜欢地瓜泥多一些,可不用揣面,揉成硬面团炸成面饼即可.

2 喧软大孔的,成功的关键在揣面上,揣面水不要多,多了面团过稀不容成型.

揣面一定要有力度,揣出来的面团才筋道能抻长.揣好醒发好的面团不要揉,直接取直接炸,此时面团比较沾手,每次取面团将双手沾上温水即可.

3炸好的在第二顿吃时,蒸锅上汽后,蒸帘放上炸好的,蒸2分钟即可,松松软软的特别美味.

地瓜,又名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和亚油酸等,营养价值很高,被营养学家们称为营养最均衡的保健食品.

相关文章地瓜的营养价值
地瓜的营养价值

地瓜在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是两种不同的植物.一般地瓜是指红薯,含有丰富的糖蛋白质纤维素和多种维生素,其中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维生素C尤多.特别是红薯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而大米面粉恰恰缺乏赖氨酸.故红薯与米面混吃正好可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提高营养价值.就总体营养而言,红薯可谓是粮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

营养价值

1和血补中红薯营养十分丰富,含有大量的糖蛋白质脂肪和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能有交往地为人体所吸收,防治营养不良症,且能补中益气,对中焦脾胃亏虚小儿疳积等病症有益;

2宽肠通便红薯经过蒸煮后,部分淀粉发生变化,与生食相经可增加40%左右的食物纤维,能有效刺激肠道的蠕动,促进排便.人们在切红薯时看见的红薯皮下渗出有一种白色液体,含有紫茉莉甙,可用于治疗习惯性便秘;

地瓜

3增强免疫功能红薯含有大量黏液蛋白,能够防止肝脏和肾脏结缔组织萎缩,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胶原病发生.红薯中所含有矿物质对于维持和调节人体功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含的钙和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4防癌抗癌红薯中含有一种抗癌物质,能够防治结肠癌和乳腺癌.此外,红薯还具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诱发癌症的原因之一,故红薯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十分明显;

5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红薯的抗衰老和预防动脉硬化作用,主要是其所具有的水除活性氧作用产生的,红薯所含黏液蛋白能保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红薯中的绿原酸,可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班和老人斑的出现.红著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适用人群

1一次不宜食用过多,以免发生烧心吐酸水肚胀排气等不适;

2胃溃疡胃酸过多糖尿病人不宜食用.

注意事项

1红薯忌与柿子西红柿白酒螃蟹香蕉同食.

2红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时间内同时食用,如果食量多的情况下,应该至少相隔五个小时以上.如果同时食用,红薯中的糖分在胃内发酵,会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质果胶反应发生沉淀凝聚,产生硬块,量多严重时可使肠胃出血或造成胃溃疡.

简介

番薯甘藷,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薯番茹,甘藷番薯红山药朱薯唐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

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

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

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

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由于番薯属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我国古代之甘薯乃系参薯 Dioscorea alata Linn. 而非本种.

[1]番薯又称红薯甘薯红苔白薯地瓜.其之所以[2]称番薯,大抵是因为它是“舶来品”之故.相传番薯最早由印第安人培育,后来传入菲律宾,被当地统治者视为珍品,严禁外传,违者要处以死刑.16世纪时,有两个在菲律宾经商的中国人,设法将一些番薯藤编进竹篮和缆绳内,瞒天过海,运回了福建老家,遂种植遏及中华大地.多少年来,由于这个舶来品易种易得,售价低廉,人们逐渐淡忘了它在异邦的珍贵和引种的风险,只作为粗粮和饲料看待.其实,番薯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在日本被誉为长寿食品,同时又具有很好的药用功效.


红薯,又称甘红薯芋头红蓣紫蓣番薯甘薯山芋地瓜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红苕等,旋花科一年生植物,不同地区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同.

河南人称其为红薯,北京人叫白薯,山东人和东北人称为地瓜.

上海人和天津人称山芋,江苏南部称为山芋.

而苏北徐州地区称为白芋.

安徽北方大部分地域和苏北地区的丰县附近称为红芋,安徽西南部安庆也称为“红芋”.

而安徽中南部合肥六安一带则称之为芋头.

陕西湖北重庆四川和贵州称其为红苕.

浙江人称其为番薯,江西人称为红薯白薯红心薯粉薯之类,不一而足,福建广西称其为红薯或地瓜.同一地区不同区域人们对它的称呼也不尽相同,比如山东大部分地区虽称其为地瓜,但鲁南枣庄济宁附近的当地人又习惯把它叫作“芋头”,而真正的芋头则被叫作“毛芋头”.

番薯甘藷,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薯番茹,甘藷番薯红山药朱薯唐薯,玉枕薯,山芋,地瓜,山药,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


2. 台湾番薯

台湾岛内几乎各县市皆产番薯,其中又以彰化南投云林嘉义等县市产量较大,尤其是南投竹山的番薯质量最优,相传清嘉庆君游经竹山时,尝到当地的红番薯,还留下了“番薯好吃免大条”的名句.在竹山镇农会的辅导下,黑糖番薯已成为台湾南投十大伴手礼之一.

台湾岛的形状类似番薯,台湾人常以坚韧不拔的番薯精神引以为傲.番薯伴随着台湾人踏遍岛上每个角落,尤其是在日据时代,更是攀上了高峰.番薯起源于热带,早期由中美洲北美洲带回西班牙,由西班牙人传至马尼拉,有葡萄牙人传于马来群岛.中国乃由福建商人陈振龙于明万历22年利用经商往返之便把当时视为珍品,且严禁出口的番薯,偷偷地运达了福建,从此番薯便在中国“落地生根”.

3.形态特征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全国广为栽培.

红薯形态大小差别很大.颜色也不同.基本上有红薯白薯和紫薯.


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无毛,茎节易生不定根.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无毛,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无毛.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聚集成伞形,花序梗长2-10.5厘米,稍粗壮,无毛或有时被疏柔毛;苞片小,披针形,长2-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早落;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或椭圆形,不等长,外萼片长7-10毫米,内萼片长8-11毫米,顶端骤然成芒尖状,无毛或疏生缘毛;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外面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花丝基部被毛;子房2-4室,被毛或有时无毛.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有的品种容易开花,有的品种在气候干旱时会开花,在气温高日照短的地区常见开花,温度较低的地区很少开花.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由于番薯属于异花授粉,自花授粉常不结实,所以有时只见开花不见结果.【原形态】一年生草质藤本.块根肉质,肥大,圆锥形或纺锤形,直径达10厘米,外皮淡黄色,富于纤维性,易剥去,肉白色,味甜多汁.茎缠绕状,长达3~7米.复叶,互生;小叶3枚,顶端小叶菱形,长3.5~16厘米,宽5.5~18厘米,两侧小叶,卵形或菱形,长3.5~14厘米,宽3~13.5厘米,边缘有齿,或掌状分裂,少有全缘.花浅蓝色堇紫色或白色,长15~20毫米,成簇集生成总状花序,簇的基部有关节;翼瓣和旗瓣等长,旗瓣基部有耳,龙骨瓣钝而内弯,与翼瓣等长或过之;花柱与柱头内弯.荚果长7.5~13厘米,宽12~15毫米,有细的粗糙状伏毛;种子近方形,宽长约7毫米.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南北品种豆薯在南北两地所叫得地瓜不是同一个品种,南方的地瓜实为豆薯,北方的为红薯.


【红薯】,又名番薯红蓣甘薯山芋地瓜红苕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等.

【豆薯】豆薯属,蝶形花科,6种,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其中豆薯P.erosusUrban中国西南部各省常见栽培,取其地下块根供生食或蔬食,种子有剧毒,忌食,但可作防治蚜虫的杀虫剂.草质缠绕植物;羽状3小叶,常分裂或有角,有小托叶;花排成腋生的总状花序,常簇生于花序轴肿胀的节上;萼二唇形,上唇顶微缺,下唇3齿裂;花冠青紫色或白色,伸出萼外,旗瓣阔,基部有耳;雄蕊10,二体;子房有胚珠多颗,花柱长,先端旋卷,沿内弯一面有毛;荚果狭,扁平或肿胀,在种子间有下压的槽纹.

4.产地及分布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但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普遍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