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红焖羊肉煲的做法

过了“小寒”就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了,哈哈,又到了吃羊肉的最佳季节.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壮阳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寒冷的冬天吃羊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热量,能御风寒补身体,起到滋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还可以大块吃肉饱口福,实在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儿.

【红闷羊肉煲】

材料
崇明羊肋排1000克大蒜半头白萝卜1个大葱一段生姜3片青蒜2-3根香叶2张八角2个草果1个桂皮1块小茴香干辣椒4个红枣4个清水2杯料酒2大匙生抽老抽冰糖适量.

做法



1羊肋排斩大块,白萝卜切大块,羊肉萝卜和大葱一起放入锅中加冷水煮开,3分钟后关火捞出羊肋排,用温水冲洗干净,其余的不要都倒掉;

2 生姜蒜头青蒜的蒜白干辣椒入油锅炒出香味;

3 倒入羊肋排煸炒一会儿,加入料酒生抽老抽红枣冰糖和清水;

4 将香叶八角草果桂皮小茴香放入卤包后一并放入锅中;

5 煮开后转小火炖煮2小时左右,至羊肉酥软入味,撒青蒜叶即可;

6 全程小火炖煮,中途最好不要开锅盖,汤汁不用收太干,可用于做羊肉面的汤汁.

羊肉的属性 吃羊肉的注意事项

吃羊肉滋补养生历来都受人们的追捧,但是也是要了解羊肉的属性,这样才事半功倍.羊肉是国人食用的主要肉类之一.羊是纯食草动物,羊肉比牛肉猪肉等肉质细嫩,脂肪少,胆固醇少.在寒冷季节食用,可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

羊肉味甘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历来作为补阳佳品,是冬季进补的重要食物之一.羊肉的热量高于牛肉,铁的含量又是猪肉的6倍,对造血有显著功效,寒冬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

吃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黏膜,帮助消化.常吃羊肉对肺结核支气管炎贫血产后和病后气血两虚以及一切虚寒证患者更为有益.

但羊肉属大热之品,凡有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都不宜食用.患有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以及发热期间都不宜食用.



羊肉

吃羊肉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吃涮羊肉时不可为了贪图肉嫩而不涮透.由于羊肉中往往夹杂着病菌和寄生虫,在吃涮羊肉时要选用经过质检的羊肉片,涮食时,不要断生就吃.

2.《本草纲目》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容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平素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尤应忌之.

3.《本草纲目》称“羊肉以铜器煮之男子损阳,女子暴下物;性之异如此,不可不知.”铜遇酸或碱并在高热状态下,均可起化学变化而生成铜盐.羊肉为高蛋白食物,铜锅煮羊肉时,会产生某些有毒物质,危害人体健康.铜盐中尤以水溶性盐如醋酸铜和硫酸铜的毒性大.

4.肝炎患者过多食用羊肉,可加重肝脏负担,导致发病.

5.吃羊肉后马上喝茶,容易发生便秘.

6.常吃熏烤的羊肉可致癌.

7.吃羊肉要细嚼慢咽.

8.服食中药菖蒲半夏时应忌食羊肉.

9.火热内盛者食羊血,可加重火热病情.

10.阴虚内热者食用羊血,助热伤阴,使阴虚内热更甚.

11.在婴幼儿患湿疹期间,应禁食羊肉.

羊肉膻味的去除法

羊肉含有丰富的营养,是冬季驱寒的滋补佳品,但是因为羊肉有腥膻味,致使很多人不喜欢吃.但是如果烹调方法得当,使用的调料合适,就会去掉腥味.下面谈谈煮羊肉和爆羊肉的去膻方法.

煮羊肉

将一只萝卜钻些孔,入锅与羊肉同煮;也可在锅中放几粒绿豆,都可除去腥膻味.

将羊肉用清水白煮,吃时加蒜及稀辣椒少许,膻气也可减少.

将羊肉洗净切好,放入开水锅中,然后倒上一些米醋.一般1斤羊肉可放1斤水0.5两醋.煮到开锅,取出羊肉,膻气便可解除.这时,将去掉膻气的羊肉红烧或者采取其他法均可.


羊肉膻味的去除法

烧煮羊肉时,加入一定量的咖喱粉,也可除膻气.一般1斤羊肉放半包或三分之一包咖喱粉.

爆羊肉片

锅内打底油,待油热,将羊肉下锅.羊肉炒至半熟,加米醋焙干.醋的数量是肉的千分之一左右.然后加葱姜酱油白糖料酒茴香子待调料,起锅时加青蒜或蒜泥.其腥膻味大减,味香醇.锅内打底油,用姜蒜末炝锅,放羊肉煸至半熟,再放大葱,随即加酱油醋料酒煸炒几下,起锅打香油.其味香美,无腥膻.

羊肉的营养价值

羊肉在营养方面价值是什么?羊肉的补益和治疗作用都很有效.将羊肉煮熟肉羊,吃肉喝汤,可以治疗男子五劳七伤及肾虚阳痿等,并有温中去寒温补气血通乳治带等功效;将羊肉250克去脂膜,切块,煮至半熟,以蒜佐之,3天1次,可治疗肾虚阳痿;若有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可将羊肉50~150克洗净切薄片,与高粱米煮粥,加调料食之;若有阴虚遗尿小便频数者,可将羊肉鱼鳔黄芪共煎汤服用.

羊肉,是我国人们主要食用肉类之一,也是冬季进补佳品.羊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百克羊肉含蛋白质13.3克,脂肪34.6克,碳水化合物0.7克,钙11毫克,磷129毫克,铁2.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A烟酸等.羊肉可制成许多种风味独特醇香无比的佳肴.涮羊肉,烤炸羊肉串,葱爆羊肉等,是老少皆喜食的美味食品.

羊肉性热味甘,是适宜于冬季进补及补阳的佳品.祖国医学认为,它能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是一种滋补强壮药.《本草从新》中说,它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金代李杲说“羊肉有形之物,能补有形肌肉之气.故曰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风味同羊肉者,皆补血虚,盖阳生则阴长也”.

羊肉性热,宜冬季食用.如患有急性炎症外感发热热病初愈皮肤疮疡疖肿等症,都应忌食羊肉.若为平素体壮口渴喜饮大便秘结者,也应少食羊肉,以免助热伤津.


羊肉的营养价值

羊肉的食疗作用

羊肉味甘性温,入脾胃肾心经;

温补脾胃,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身体瘦弱畏寒等症;

温补肝肾,用于治疗肾阳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冷痛阳痿等症;

补血温经,用于产后血虚经寒所致的腹冷痛.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

秋冬吃羊肉的五大禁忌

羊肉鲜嫩,营养价值高,凡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腹中冷痛虚劳不足者皆可用它作食疗品.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1.部分病症忌食羊肉经常口舌糜烂眼睛红口苦烦躁咽喉干痛牙龈肿痛者,或腹泻者,或服中药方中有半夏石菖蒲者均忌吃羊肉.

2.不宜与醋同食酸味的醋具有收敛作用,不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与羊肉同吃会让它的温补作用大打折扣.

3.忌与西瓜同食吃羊肉后进食西瓜容易“伤元气”.这是因为羊肉性味甘热,而西瓜性寒,属生冷之品,进食后不仅大大降低羊肉的温补作用,且有碍脾胃.

4.忌与茶同食茶水是羊肉的“克星”.这是因为羊肉中蛋白质含量丰富,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羊肉时喝茶,会产生鞣酸蛋白质,使肠的蠕动减弱,大便水分减少,进而诱发便秘.


秋季吃羊肉的五大禁忌

5.不宜与南瓜同食中医古籍中还有羊肉不宜与南瓜同食的记载.这主要是因为羊肉与南瓜都是温热食物,如果放在一起食用,极易“上火”.同样的道理,在烹调羊肉时也应少放点辣椒胡椒生姜丁香茴香等辛温燥热的调味品.小窍门教你如何挑选羊肉

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的多是绵羊肉,比如炒菜涮羊肉等等,可最近有很多人询问,饭店里有些用山羊肉做的菜,比如“炖黑山羊肉”“清炖山羊肉”等,到底和绵羊肉有什么区别?

从口感上说,绵羊肉比山羊肉更好吃,这是由于山羊肉脂肪中含有一种叫4一甲基辛酸的脂肪酸,这种脂肪酸挥发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膻味.

不过,从营养成分来说,山羊肉并不低于绵羊肉.相比之下,绵羊肉比山羊肉脂肪含量更高,这就是为什么绵羊肉吃起来更加细腻可口的原因.山羊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胆固醇含量比绵羊肉低,因此,可以起到防止血管硬化以及心脏病的作用,特别适合高血脂患者和老人食用.

山羊肉和绵羊肉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中医上认为,山羊肉是凉性的,而绵羊肉是热性的.因此,后者具有补养的作用,适合产妇病人食用;前者则病人最好少吃,普通人吃了以后也要忌口,最好不要再吃凉性的食物和瓜果等.


秋季吃羊肉的五大禁忌

买肉时,绵羊肉和山羊肉有以下几个鉴别方法

一是看肌肉,绵羊肉黏手,山羊肉发散,不黏手;

二是看肉上的毛形,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硬直;

三是看肌肉纤维,绵羊肉纤维细短,山羊肉纤维粗长;

四是看肋骨,绵羊的肋骨窄而短,山羊的则宽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