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根据对全世界人类癌症死亡率进行的分析,人们发现癌症的死亡率与硒的摄入量成反比.
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 鸡蛋.中国民间流传的许多养生药膳也都离不开鸡蛋.例如,何首乌煮鸡蛋,鸡蛋煮猪脑,鸡蛋粥等等.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 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想补钙的人.
鸡蛋中还含有较丰富的铁.100克鸡蛋黄含铁150毫克.铁元素在人体起造血和在血中运输氧和营养物质的作用.人的颜面泛出红润之美,离不开铁元素.如果铁质不足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使人的脸色萎黄,皮肤也失去了美的光泽.由此可见,鸡蛋确是维护皮肤美的重要食品之一.
1.常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增高的确,每个蛋黄含有200毫克以上的胆固醇,这占到推荐每日摄入胆固醇总量的2/3.所 以,很多人被这个数据吓坏了,把蛋黄拒绝在每日的饮食之外.事实上,并没有科学研究可以证明,蛋吃得多的人比蛋吃得少的人心脏病的发病几率更高.到目前为 止,在考察了大约12万名男女的饮食习惯,并进行了多年的随访后,权威研究显示平均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健康男女同一星期只吃一个鸡蛋或不吃的人相比,心脏 病或中风的发病几率并没有提高.
这些数据明确地告诉我们鸡蛋中的高胆固醇和我们体内的高胆固醇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蛋 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 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所以,不能只因为它们胆固醇含量高,而预测它们 对心脏病危险机率会有负面的影响.
2.吃生鸡蛋更有营养
有些人喜欢吃生鸡蛋,觉得鸡蛋煮熟后营养成分就被破坏了,以为生吃比熟吃补身体.其实,这 种吃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一是鸡蛋由鸡的卵巢和泄殖腔产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带菌率很高,所以蛋壳表面甚至蛋黄可能已被细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虫 病.肠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鸡蛋还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枢神经,使人食欲减退,有时还能使人呕吐.三是生鸡蛋清中含有一种叫抗生物素的物质,这种物质防 碍人体对鸡蛋黄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鸡蛋煮熟后既可将鸡蛋内外的细菌杀灭,又能破坏抗生物素.
最新研究表明,若长期大量吃生鸡蛋,生鸡蛋清内的抗生物素蛋白与体内生物素结合成一种稳定 的化合物,使生物素不能被肠壁吸收,则可导致精神倦怠肌肉酸痛毛发脱落皮肤发炎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生鸡蛋经过肠道时,容易发酵变质,有时可能 产生亚硝基化合物.这种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所以鸡蛋不宜生吃.
3.鸡胚蛋有益健康孵毛鸡蛋是指经过孵化而没有变成小鸡的鸡蛋.民间认为,鸡胚蛋具有补气之功效,常食用可使 面色红润,食欲增加,身体强壮,并延缓衰老等.按说鸡胚蛋蛋白质含量较高,这是因为鸡蛋在孵化期间,营养不但没有受到破坏,反而经孵化有所增强.另外,它 含有类似“人体胎盘”的某些成分,能改善胃肠功能,有增进食欲和抗衰老作用.
但是,在市场上天天健康网的鸡胚蛋大多是用于孵化小鸡的鸡蛋,是因温度湿度不当或感染病菌而发育停止死于蛋壳内的鸡胚蛋.这种死胚蛋中原来含有的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已全部或部分发生变化,绝大部分已被胚胎利用和消耗,所剩营养成分甚微.
经测定,死胚蛋里几乎100%含有病菌.食用这种不新鲜的死胚蛋不但营养价值不高,且容易发生中毒,引发痢疾伤寒肝炎等疾病.所以,孵毛鸡蛋的营养价值底,又容易被病菌污染,若加热不彻底,未熟,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
4.红皮蛋比白皮蛋有营养红皮鸡蛋是所谓柴鸡下的,白皮鸡蛋是来亨鸡下的俗称洋鸡,红皮蛋蛋青浓而白皮蛋蛋青稀,人 们就认为红皮蛋营养高.这没有科学根据.把产白红皮蛋的两种鸡在相同条件下喂养,营养学家对白红皮两种鸡蛋的营养成份进行对比后认定红壳蛋中蛋白质 含量为12.4%,白壳蛋为13%;红壳蛋中脂肪含量为11.2%,白壳蛋为9.9%;其他营养成份含量也相差无几.
但现在的红皮蛋就不一定是柴鸡下的了,养鸡厂的红皮蛋是在鸡饲料里掺了别的东西,蛋皮就变红了,营养和白皮蛋一样,但是因为人们喜欢红皮蛋,价格就可以提高.这是增值的手段.因此,现在不必非要买鸡场的红皮蛋.
5.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有些产妇为了加强营养,一天吃上10多个鸡蛋,其实这对身体并无好处.医学研究发现,过多 摄入蛋白质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产妇因消化吸收功能减低,肝脏的解毒功能降低,肾脏清除废物的能力下降.如果在大量吃鸡蛋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会引 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中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氨羟酚吲哚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 力昏迷等症状.现代医学把这些症状称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蛋白质供应量每人每 天每公斤体重1.0~1.5克,占总热量的15%左右,优质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40%~50%.产妇在整个产褥期间,每天只需蛋白质100克左右即可满 足营养需要,因此,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够了.
哪种烹调方法更利于保留鸡蛋的营养成分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 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 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
做法
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 量的蔬菜.
哪些人不宜吃鸡蛋?鸡蛋虽有营养,但下列人员吃鸡蛋要慎重.
1.病人发高烧时,不要为了补充营养而给患者吃鸡蛋,因高热病人消化液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的活力下降,此时不宜吃高蛋白难消化的鸡蛋,只能吃些清淡的饮食,否则会引起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不利康复.
2.肾炎病人肾功能减退,尿量减少时,也要慎食鸡蛋,因为此时患者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全部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再多吃鸡蛋,摄入过多蛋白质体内尿素增多,会使病情加重.肾病患者当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应禁食鸡蛋.
3.鸡蛋黄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均在肝脏中代谢,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因此,肝胆病患者应视病情控制鸡蛋摄入量.
4.对蛋白质过敏一些本身体质过敏的病人,由于一次性摄人大量的含蛋白质食品,如蛋类等,易发生蛋白过敏性荨麻疹,出现腹泻腹痛皮肤出疹等现象.所以,此类病人应避免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