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九外七皇城寺,九门八点一口钟”,这是天桥上老北京艺人的一句唱词,在北京每一个大城门上都有门钉.而门钉肉饼,因为形状和大小都与北京城门上的门钉极其相似,因此得以此名.每次游览老北京城,总会和大家一起摸摸城门上铜制的闪闪发光的金黄色门钉,据说它有吉祥如意之意.据说连带着门钉肉饼也被老辈儿的人们看作是吉祥之物,但有一点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门钉肉饼也作“门丁肉饼”.这种肉饼是老北京的清真食品,
做法
和一般的牛肉饼大体相同,只是形状和几个细节略有差异.随意咬上一口,就能品尝出浓浓的牛油味道和外焦里嫩的口感,最触动味蕾的还是一代一代传承百年的那种岁月沉淀的味道.
第一个品尝到门钉肉饼的人是老佛爷慈禧太后,尽管门钉肉饼的来历有好多不同的版本,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与这位历史人物有关.有一种说法是,慈禧太后路过紫禁城的城门时,指着上面的门钉说“我今天要吃这个”,底下的人就纷纷琢磨,最后将牛肉饼烙成 3厘米高的墩子形状放在大的食盒上将九九八十一颗端到慈禧太后的面前,太后十分高兴地说“我说的就是这个”.老佛爷的一个手势成就了流传百年的老北京小吃――门钉肉饼.
门钉肉饼与普通的肉饼在材料
和制作上的几点不同1门钉肉饼的主要原材料
是牛肉,属清真食品;2门钉肉饼的形状与一般的肉饼有所不同,它是截面直径5厘米总体高3厘米的圆柱体;3制作面团时水要一次性加完,和成面团后需要“咂水”;4拌牛肉馅时,切好的葱花直接撒在调好味道的肉馅上,不再继续搅拌,直接与肉馅一起包在饼皮里.
材料
牛肉馅300克,高筋面粉200克,酱油10克,料酒5克,盐少许,花椒粉2克,花椒20粒左右,清水适量,大葱1根,生姜3片.
做法
1.先和面.将面面粉盛在大的容器里,一次性倒入120克水.
2.将面粉和成团,这时候的面团稍微有点硬.
3.这一步开始“咂水”,即往和好的面团里揣水.手上倒一点儿水往面里咂,大概重复2-3次.
4.咂完水的面团就软硬适中了,放在盆里静置15分钟左右.
5.开始调牛肉馅.在肉馅里倒入酱油和料酒,搅拌均匀.
6.在煮锅里倒入一碗清水,水开后放入20粒左右的花椒,煮5分钟后关火制成花椒水,晾凉.再肉馅里加入2小勺的花椒水和少许的盐,搅拌均匀.
7.姜切成碎末加在肉馅里,再倒入少许的香油,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搅拌,分几次加入少许的花椒水,直到肉馅上劲儿起腻.
8.大葱切成葱末,盖在搅拌好的肉馅上,无须再搅拌.
9.将面团捏成粗条,揪成个头均匀的剂子.
10.用擀面杖将剂子擀成中间厚四周薄的圆皮.
11.将牛肉馅和上面的葱花一起盛在面皮上.
12.像包包子一样捏出褶子,最后收口.
13.将其侧翻过来,使有褶子的一面转到左面或右面.用手轻轻地均匀地将这个圆柱体在案板上滚一下.
14.褶子的一面朝下,把肉饼摆在面板上.
15.锅里倒油,油烧热后将有褶子的一面朝下放入肉饼.一面煎好后翻面再继续煎.
16.直到两面变成金黄色够捞出控油,门钉肉饼就做好了.
小贴士
1.门钉肉饼与普通肉饼在制作上有一点不同和面的水一次性倒入面粉里,和成面团后再“咂水”,即往和好的面团里揣水.这样和好的面团才能软硬适中,经过煎制后咬上一口外焦里嫩.
2.门钉肉饼一咬就流汤的秘诀提前准备一碗花椒水,晾凉后分3-4次加入牛肉馅里,用筷子朝着一个方向使肉馅上劲儿起腻.这样做不仅给肉馅去腥气提味道,而且使煎好的肉饼一咬就能流出很多汤汁.
3.煎制门钉肉饼时,肉饼不塌仍能保持3厘米高的方法如步骤13的配图里所示的,将包好的肉饼要侧翻过来,使有褶子的一面转到侧面,然后用手轻轻地均匀地将这个圆柱体在案板上滚一下即可.